
“生生不息”
既是草木生长的自然韵律
也是艺术精神的永续更迭
中国画从不是静止的遗产
材料在拓展
主题在延伸
语言在更新
在一代代青年的笔墨实践中
它不断抽枝发芽
开花结果
2025年10月24日,由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发起,联合中国画学院共同举办的“恰同学少年系列展览——生生不息”在中央美术学院5号楼负一层Ink实验室展厅正式开幕。
本次展览以中国画专业同学们的创作为核心,聚焦青年艺术家在笔墨实践中的代际承续与自我生发和青年学子对传统的理解、对当代的回应,呈现他们在笔墨与思想之间的探索与突破。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林茂参观展览并与师生交流

展览现场

展览版块
道法古
笔墨是中国画的根基,法度是精神的容器。中国画的根基在笔墨与法度,它们不仅是技法的延续,更是生命的象征。“道法古”板块中,同学们从山水、花鸟、人物等传统题材出发,承载着千年文化积淀,学生们通过学习与再创作,继承前人的技艺,赋予传统新的生命。作品中的笔墨力量和古典气息,不只是对过去的传承,更是对精神内涵的再生与升华。

《锣鼓巷心蓬浅》王靖凯 纸本水墨设色

《春日来信》 金律成 纸本设色

《上束平路203號》 袁艺萌 椴木

《拟傅抱石笔意册页》 沈天瑶 纸本设色

《虎丘胜迹》 周江南 80*100cm 2024 绢本设色

《万山载雪》 邓金 230×160cm 2025 绢本水墨
意在今
随着材料的不断创新,水墨画的表现形式已不限于纸与绢。“意在今”板块中,青年艺术家突破纸绢的边界。同学们在探索中突破传统束缚,利用矿物色、综合媒材甚至数字化技术,让中国画呈现出更具现代感与生命力的表现。此外,创作主题从传统的自然山水扩展至当代城市、青年心绪等社会现实,艺术语言更具当下的回应与现实感。

《太湖石与胎记》 张丁友 绢、皮纸

《第一章》 钱新叶 绢本设色
展览资讯

中国画学院参展同学信息:
写意
乔小禾 罗可可 王靖凯 袁艺萌
工笔
孙陶 吴雪莹 刘开铭 栾彤雨 高郝博岩 张丁友
山水
邓金 周江南 丘悦夫 钱新叶 骆祺缘 沈天瑶 郑冲
花鸟
王得翰 姚乐进 石光 付云飞 金律成
恰同学少年系列展览—生生不息
总策划:丘挺 杜轶才 余丁 杨杰
主办:中国画学院党总支 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党总支
承办:中国画学院学生会 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学生会
指导教师:边凯 吴昌蒲 张瀚予 陈籽涵
学工指导:王秀玲 康俐
学生团队:
展览策划:周江南 邓金 丘悦夫 徐一琳 何乐为 姚文佩 丰凯梓奇
展览执行:周新典 李昕展 滕晨淞 曹雨晨 陈盈汀 邓悠然 龚彦君 关紫璕 胡景昊 姜欣颜 李信霏 倪吴越 孙佳悦 粟志远 万靖霖 王怀博 曾乐
视觉设计:刘方祺 王嘉浩 燕阳
媒体宣传:曹雨晨 孙佳悦
资料来源: 央美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
宣传部/编
2025年10月3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