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中央美术学院团队
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创作雕塑、壁画等主题创作
具有构建国家精神坐标系的
战略内涵和时代价值
既是对过往的庄严致敬
又是面向未来的精神奠基
近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向社会公众恢复开放,并推出《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美术学院团队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创作大型组雕《根据地军民》、大型壁画《山河永固》和主题浮雕《文艺抗战》。
01
大型组雕《根据地军民》
CCTV13报道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恢复开放
中央美术学院团队深度挖掘抗战时期的历史资料,提炼出最具代表性的六个身份形象代表——新四军、八路军、妇女主任、民兵队长、儿童放哨、老大娘送军鞋,通过微观叙事与宏观象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艺术创作,生动刻画了抗日根据地军民同仇敌忾、抗战到底的英雄形象,体现了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组雕位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新建的礼仪性空间“中厅”,中央礼仪阶梯9.3米的宽度与9.3米的空间净高是对“9.3”抗战胜利日这一具有纪念意义数字的双重隐喻,位于两侧扶手上矗立着六座圆雕,分别为《出征》、《鏖战》、《守护》、《发动》、《盼归》、《放哨》,组雕人物姿态各异但视线均自然导向地下展厅,在起到空间引导功能的同时,还在历史真实性与艺术表现力之间构建起多维度的记忆空间。当观众穿行其间,不仅能感受历史纵深中每个群体的独特贡献,更能在多重镜像的反射中,看见自己与民族命运的血脉联结——这正是对抗战精神最富生命力的传承。
大型组雕《根据地军民》泥稿创作阶段
大型组雕《根据地军民》方案汇报阶段
大型组雕《根据地军民》创作放大阶段
大型组雕《根据地军民》现场完成阶段
组雕细节
主创团队
实施单位
中央美术学院
总策划
范迪安 中央美术学院原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
主创艺术家
张伟(中央美术学院)
邹锋(北京工业大学)
陈科(中央美术学院)
王伟(中央美术学院)
李富军(北京工业大学)
柳青(中央美术学院)
02
大型壁画《山河永固》
《山河永固》板面工笔重彩,930×420cm,2025年
作品以“山河永固”为主题,展现了中华山岳的雄伟壮丽与深厚底蕴。中央美术学院团队选择工笔重彩,运用中国传统技法兼备装饰性与绘画性的特点,呈现出独特风采与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具有浓烈中国特色的审美倾向。同时融入现代造型审美理念、材料与色彩构成学,既继承传统又推陈出新,形成了崭新的表现力。画面中,巍峨群山象征着祖国大地的坚定与不屈,红色遗址则承载着革命精神与历史的传承,诉说着不朽的奋斗历程。整幅作品通过自然景观与人文元素的融合,深刻表达了山河永固、精神不朽、和平美好的崇高主题。
大型壁画《山河永固》制版起稿阶段
大型壁画《山河永固》绘制阶段
大型壁画《山河永固》现场完成阶段
主创团队
实施单位
中央美术学院
主创
范迪安、王颖生、董卓、马鑫
参与绘制
刘煜潇、亓雪缘、朱凯、王勇熙、石塬椿、陈瑜儿、欧阳艺鑫、张九弓、马越、李丰任、单祺淳、普京、冯小涵、孙孟、张娴博、赵雪伶、周洛卿、魏大翔、张斯嘉、宋安依、殷子析、刘斯婷
项目协调
宋曼青、薛子云、连映红
03
主题浮雕《延安文艺》
《延安文艺》黄砂岩浮雕,300×220cm,2025年
作品选取抗战时期延安鲁艺美术组制作木刻版画的场景,生动地描绘了抗战时期文艺工作者在窑洞中积极热烈的探讨与创作,展现乐观的革命主义精神,墙壁上题写鲁艺八字校训:“紧张、严肃、刻苦、虚心”,这是毛泽东主席对鲁艺建立革命的艺术教育作风的重要指示。
主题浮雕《延安文艺》方案设计阶段
主题浮雕《延安文艺》创作阶段
主题浮雕《延安文艺》现场完成阶段
主创团队
实施单位
中央美术学院
总策划
范迪安 中央美术学院原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
主创艺术家
王颖生(中央美术学院)
董卓(中央美术学院)
马鑫(中央美术学院)
姜衡(中央美术学院)
陈刚(中央美术学院)
张俸铭(中央美术学院)
资料来源:中央美术学院创作团队
宣传部/编
2025年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