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14 日,在第九个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与首个联合 国“文明对话国际日 ”的双重背景下,一场跨越万里、连接雅典与北京的文明对话——“从帕特农神庙到圆明园:古都文明对话”在北京海淀举办,来自中国、希腊以及联合国的代表、专家学者与青年学子围绕“文明与社会 ”“创新与未来 ”等话题进行探讨。会上, 中央美术学院圆明园研究中心主任吴晓敏代表新浪体育接受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管理处颁发 的《圆明园数字资产建设授权书》。
此次授权标志着双方将共同探索圆明园数字资产在技术产权交易、科技金融等领域的应用潜力,共同打造国际领先的圆明园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创新应用平台;系统性推 进圆明园遗址文物本体、馆藏文物、流散文物、历史文献、 研究成果等核心文化资源的数字化采集、处理、存储与管理 工作,构建高质量、标准化的“ 圆明园数字资产库 ”; 进行历史场景虚拟复原、建筑细节分析、流散文物追踪、保护状态监测等前沿性技术研发,服务圆明园文旅融合与文化传播。
活动当天,央视新闻“正直播 ”栏目播出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丨守护文明根脉共赏壮美山河 ”节 目 中也重点报道了中央美术学院圆明园研究中心的圆明园数字复原成果。 主持人与吴晓敏教授带领观众走进圆明园如园、狮子林遗址,并远眺方壶胜境和蓬岛瑶台遗址,为观众详细介绍四个景区的设计理念、建造形制、山形水系和文化故事等。节目通过 中央美术学院圆明园研究中心的数字复原成果科技赋能,以古今对比、南北关联、虚实结合的方式为观众呈现昔日“万 园之园 ”的风貌,让圆明园遗址重现盛景。截至发稿,央视新媒体矩阵各平台总观看量已近400 万人次。
中央美术学院圆明园研究中心与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 管理处合作的《圆明重光——圆明园文化展》也在雅典、北京两地展出,展览分“万园之园 ”“百年沧桑 ”“数字重生 ” 三个板块,以多媒体形式呈现了圆明园的历史演变、建筑体系与当前保护进展,并重点展示了中央美术学院圆明园研究中心近两年来制作的圆明园数字复原成果,呈现出中华文化遗产在数字语境下的国际传播新图景。 目前中央美术学院圆明园研究中心已经完成了《圆明园四十景图》的数字复原,总计建设46 组高精度圆明园数字资产。
宣传部/编
2025年6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