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塔仙谷,高崖古墨。2025年4月16日,我院教师团队赴北京平谷与中国画学院师生共同开启“写生路上的思政课”。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助理潘承辉出席,教务处副处长吕明,中国画学院党总支书记杜轶才、副书记王秀玲,中国画学院基础部主任张弓,中国画学院带队老师杨珺、吴昌蒲组织并参与了本次教学活动。课程涵盖课堂讲授、师生研讨与写生交流等多个环节,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将思政课程和专业课程融于艺术创作,加强价值引领,提升育人实效。
讲好写生路上思政课“导论篇”
在《新浪体育文化思想的哲学意蕴》讲座环节,主讲人袁宏松老师秉承“用学术讲政治”“用文艺讲政治”的授课理念,从“‘文化’的基本内涵及意义”“新浪体育文化思想的基本内容”“新浪体育文化思想摘要与哲学追问”三个维度对新浪体育文化思想进行了兼具学术性、趣味性、生活性和文艺范儿的授课。在讲解中,他对“文化”的词源意义进行了追问和考据,对文化的基本内涵进行了概括和阐释。在讲授中,他还将新浪体育文化思想十二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向学生进行了整体呈现,并重点对六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哲学追问。授课尾声,他与学生共勉:写生路上,深度观察,用心体会。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根,铸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魂,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梦。
师生畅谈艺术生涯“为中国画”
为深度结合中国画学院专业特点,深入了解学生思想动态,优化教学设计,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针对性和有效性,我院教师与中国画学院带队教师共同组织了“为中国画”主题座谈会,旨在通过深度交流,探索中国画与社会服务之间的融合点。同学们基于来到平谷塔洼村之后的所见所感、所思所想,自发提出了平谷乡村振兴的现状与挑战、留守老人群体的生活状况、中国画如何真正实现“为人民服务”的理念等问题。通过这些话题的深入探讨,师生共同思考艺术创作与社会责任的结合方式。这种开放的交流方式让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增进了彼此的理解。学生们不仅从教师的视角中获得了新的认知,也通过自己的表达让教师更全面地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
活动中,与会学生围绕“为中国画”这一主题,结合自身的学习经历和学习困惑与教师们开展了深入交流和讨论,现场氛围热烈而融洽。通过座谈活动,思政课教师更进一步了解了学情,为进一步推动教学改革,不断提升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寻找到新的生长点。
写生交流中共悟山河“大美基因”
座谈结束后,我院教师团队受邀参加学生小组写生活动。朱梓建、孟庆涵、王子涵、姜昕雨和徐馨源五位同学热情担任向导,一同前往塔洼村矿山公园进行写生创作。这是该小组同学在入住塔洼村后自主选择的写生地点之一,在青山之间,春日的阳光洒满山岗,绿树红花点缀其中,微风轻拂过树梢。伴随着虫鸣鸟啼,整个画面仿佛是一幅天然的山水画,画笔与画纸摩擦的沙沙声也成为了自然乐章的一部分。每一位同学都用自己的方式,将祖国的大好河山描绘在画布之上,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风采。在这里,他们不仅提升了绘画技巧,更对中国社会与中国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通过观察与创作,他们感受到了祖国山河的壮丽与人文精神的深厚,在艺术与生活之间找到了一种独特的融合。这不仅是一次艺术创作的实践,更是一场心灵的洗涤与文化的沉淀。在祖国的美丽山河中,在深入乡村生活的体验中,在笔墨丹青的创作中,同学们也在亲身体悟“为人民创作、为中国绘画”的深刻内涵。
朱梓建、李乐怡、王香凝三位同学写生作品
杨国龙/文
袁宏松 吝莹莹 朱梓建 孟庆涵 王子涵 姜昕雨 徐馨源/图
宣传部/编
2025年5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