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教授杨宏伟个展“所见非所见”在北京798零艺术中心开展,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邵亦杨担任策展人。艺术家以纯粹理性的方式进入“像素分析”的版画实验,近期的作品则突破了材料的局限,形成“像素模块”的语言思维方法和一系列观念艺术作品。此次展览作品是艺术家对彩色像素的尝试——“色彩像素密码”工作方法的观念成果的现阶段展呈。
展览作品(部分)
这次展览的观看方式与传统观展方式不同,观众需要借助手机来观看,当你打开手机相机的黑白模式之后,看到作品的图像与裸眼看到的内容完全不同。在观展的过程中,观众既是被动的观赏者,又是主动的探索者。借此让作品与观众产生互动。在观看模式变化产生的反转感是一种新的艺术表现形式,探索着艺术语言的不同表达。
——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副主任、教授
艺术家 杨宏伟
杨宏伟《达芬奇密码》布面油画,308×634cm,2024
《达芬奇密码》的黑白模式
杨宏伟《历史密码》布面油画,330×500cm,2024
《历史密码》的黑白模式
杨宏伟《指鹿为马2号》布面油画,230×180cm,2024
《指鹿为马》的黑白模式
杨宏伟是一位探索图像问题的重要当代艺术家,他不仅向我们展现了光怪陆离、五彩斑斓的图像世界,而且揭示了图像的虚幻性,引领我们超越肉眼所见,转换视角,探索那些隐匿于表象背后的真实……在杨宏伟作品面前,我们不只是旁观者,而且是积极的参与者,对于这些图像的每一次凝视,都是对现实的一次解构与重组。所见非所见,眼前所见皆为幻象。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教授
策展人 邵亦杨
杨宏伟《表情密码》系列,布面油画,135×120cm,2024
杨宏伟《表情密码》系列的黑白模式
杨宏伟的艺术作品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一种眼球的冒险、视觉的游戏、 挑战心理边界的体验,更是对现实的一种深刻反省。或许,正是这种看似平凡的视觉游戏,能够增强我们的洞察力,使我们逃离视觉陷阱,思考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感知真实,解锁图像密码,探寻表象之下的意义。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教授
策展人 邵亦杨
杨宏伟《指鹿为马》布面油画,230c×180cm,2023
杨宏伟《戈雅的尴尬》布面油画,160c×300cm,2022
杨宏伟《致敬蒙德里安》布面油画
艺术家简介
杨宏伟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艺术家,工作生活于北京,从事艺术创作与教学20多年,多次获得国内外艺术奖项。
其最新作品《无法命名》《像素分析》 《世纪坛》《天一生水》 受到美国著名学者哥伦比亚大学讲习教授刘禾 、著名理论家作家李陀、国际著名艺术家徐冰、美国著名学者策展人巫鸿 、著名文学家阿城、著名艺术家陈丹青的高度评价 。
策展人简介
邵亦杨
中央美术学院二级教授,博士后、博士导师,人文学院副院长,西方美术史研究负责人,中国美协艺术理论委员会委员,世界艺术史协会委员,中国油画学会理事,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视觉文化系列执行主编,2003年获悉尼大学哲学博士,曾任墨尔本大学客座教授,在世界艺术史大会,美国美术史年会,做会议主持或发言。2019年获国际中国当代艺术批评奖。主要著作有:《后现代之后》(2008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穿越后现代》(2012,北京大学出版社),《西方美术史》(2014,北京大学出版社),《20世纪现当代艺术史》(2018/2021),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全球视野下的当代艺术》(2019,北京大学出版社) 《西方艺术:一部视觉的历史》(2022 北京大学出版社),主持翻译《文艺复兴新艺术史》(2024,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展览资讯
杨宏伟:所见非所见
策展人:邵亦杨
出品人:李莫唯
展览时间:2024年10月1日—2025年4月20日
展览地点:北京798零艺术中心(北京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院798艺术区中一街)
资料来源:零艺术中心、雅昌艺术头条
宣传部 刘晓磊/编
2024年10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