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5日,在中央美术学院五号楼,迎来了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革命历史题材美术创作评论人才培养”开班仪式。出席本次活动的嘉宾有: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书记、教育部全国高校美育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教育委员会主任高洪,中央美术学院科研处处长、教授于洋,中央美术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教授张鹏。开班仪式由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马菁汝主持。
“革命历史题材美术创作评论人才培养”项目旨在以中西方文化融通的视角,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历史题材美术创作批评话语体系。利用中央美术学院的艺术顶尖资源,汇集全国艺术名家,并设计中国特色美术批评与西方美术理论相结合的课程,为中国培养评论人才。通过产出革命历史题材高质量评论文章,结合时代精神,推动革命历史题材美术创作的繁荣发展,弘扬中华美学精神。
嘉宾与学员合影
开班仪式现场
首先,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高洪致辞。他指出,革命历史题材是新中国美术创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题材美术创作以视觉图像的艺术语言,记录了历史上重要的时间节点和关键性事件。革命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在老一辈艺术家不断地探索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诞生出一批经典的艺术佳作。这些作品在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之间,体现出艺术家个人的艺术追求与民族国家集体意志视线的交汇,反映出独特的时代风貌。
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高洪致辞
高洪书记围绕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三次历史性飞跃、新浪体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方面进行讲解,还在致辞当中与学员互动,共同探讨中国两次思想解放的意义与实质。他强调,应当在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当下守正创新,站在历史与未来交汇的视角,如何用艺术创作表现党的精神谱系,恰恰是新时代的艺术评论工作者需要关注和探讨的。
开班仪式现场
高洪书记还指出,培养艺术评论人才的目的在于提升革命历史题材美术创作的水平,以健康的评论风气引导美术创作正向发展,怀揣深厚的人民情怀,从而将美术渗透进人民的生产生活之中,塑造美好心灵。艺术评论工作者要努力提升自身素养,以宏观视角与宽广胸怀,增进自身对于历史的了解。同时,评论者要夯实基础,把握艺术学科自身的发展规律,从内容与形式两个层面促进革命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创新发展。并且,评论者还需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能够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接纳人类集体文明成果。
最后,高洪书记对各位学员未来的学习方向做出了指导,希望学员们在新的时代语境下,肩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央美术学院科研处处长、于洋教授则站在央美学科建设与科研发展的视角,从“革命历史题材”“美术创作”与“评论”三个维度解读本项目的意涵。“革命历史题材美术创作评论人才培养”项目作为2022年国家艺术基金中央美术学院“青年美术评论人才培养”项目的延展,本项目则具有更加鲜明的主题性色彩,不仅蕴含深刻的历史价值,还关乎当下时代色彩和艺术评论本体发展规律。革命历史题材美术创作进入到新时代语境下,有着新状态、新要求、新使命,旧的视觉规律呼唤新鲜血液,学员们应当放下成见,守正创新,勇于破题,大胆实践,从学理的角度理解革命历史题材美术评论,展现出中央美术学院的学术高度与理论水平。
中央美术学院科研处处长于洋致辞
中央美术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张鹏教授在致辞中指出,艺术评论工作者从全球视野出发,应当积极响应“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号召。该项目从课程架构到师资团队,都以纵向历史方位和横向时代现场,交织形成了艺术创作与评论精神的时空坐标。以艺术评论人才培养为抓手,可以聚焦到美术评论的话语文脉,能够有效指导教学科研创作,为革命历史题材美术创作水平的提升建构路径与方法体系,塑造人才、建设团队,实现该题材美术创作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中央美术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张鹏致辞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马菁汝作为本次活动的主持人,介绍了“革命历史题材美术创作评论人才培养”项目的基本情况。她指出,项目针对当下革命历史题材美术创作领域作品丰富,但缺乏高质量精品和评论文章稀缺的现状,以在中央美术学院集中授课的形式,通过中西方美术创作、美术批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为中国培养评论人才。最后,马菁汝教授希望学员们能够充分交流探讨,互助共进,共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历史题材美术创作批评话语体系。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马菁汝致辞
随后,学员代表吉林艺术学院副教授郑金鹏,华东师范大学在读博士生张艺静发言。郑金鹏老师在发言中深感责任重大,并希望通过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评论水平。张艺静老师则希望在央美这个具有国际视野的代表性、引领性、示范性学术研究平台上,在有限的培训周期内为创作出以革命历史题材为主题的精品力作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学员代表郑金鹏发言
学员代表张艺静发言
高洪书记与学员互动
开班仪式现场
项目负责人:马菁汝
项目执行:李夏子、范铭振、辛 舜、杨京霖、罗惠尹
主持、编辑:张紫若、徐一赫、李雪晴、肖宇欣、刘博文、寇清菱、陈敏玉、翟羽佳、李芃澍、岳小艺
摄像、摄影:周 丰、魏子成、王 卓
美术教育研究中心/文图
宣传部 刘晓磊/编
2023年9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