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画系2017年度教检优秀课程《创作(素描)》
孔亮
创作(素描)
英文名:Creative Sketch
版画系
专业必修
授课对象:二年级本科
通过四周素描课使学生能够掌握命题创作的基本创作方式,提高分析命题及构成画面的能力。
完善个人的造型语言与表达能力,提高处理画面语言效果的基本水平,认识素描造型基础与创作之间的关系,具备一定的创作意识,同时在训练过程中逐步探索适合个人的视觉语言表达方式。
基础部2017年度教检优秀课程《泥塑》
黑晓东 李展 梁尔亮 卢征远
泥塑(空间认识基础)
英文名称:
基础部
必修
授课对象:造型学院本科生一年级
通过泥塑的教学手段建立.强调和发展学生对造型的空间意识
壁画系2017年度教检优秀课程《色彩写生与创作》
白晓刚个人照
色彩写生及创作
英文名称:Live nude colorexercises and composition practices
壁画系
专业必修
授课对象:本科三年级
运用油画、重彩、丙烯等材料技法,以写生色彩为理法指导,在系列写生作业过程中,掌握表现人体艺术的基本技能,了解古典主义、印象派油画写生的表现手法。
雕塑系2017年度教检优秀课程《艺术考察与实地创作》
胡泉纯
本科三年级-曹磊《百家路》:
作品名称:《百 家 路 》
创作理念:
《百家路》这件作品的创作灵感源于一种传统手作——百家布。古人曰:拾百家布,吃百家饭,阅万卷书,行万里路。拾百家布,就是采用坊间亲朋邻里赠与的零碎布锦为孩童制作“百家衣”,以此祈求健康成长、长命百岁。
《百家路》这件作品所“拾”的不是“零碎布锦”,而是棚户区每家每户拆迁废墟中的瓷砖和石材地面——这些具有家常特点、怀旧气质的材料最终会被当成建筑废料处理。作品的创作计划是,按一定的模数和一定的量采集每家每户独具特色的瓷砖地面,采集时连同其基层一起切割保留,未来在新城铺设成步行道。各家各户不同色彩、不同花纹的地砖将会混搭组成一条充满浓烈怀旧色彩和家常感的记忆之路。这件作品只有等到新城建设完成后才能最终实施,这期间只能制定详细的采集计划和步骤。如果说“百家衣”寓意的是健康长寿,那么《百家路》这件作品希望能营造出未来新城的幸福和谐之路。
作品创作:曹磊
作品材料:废弃瓷砖地面
本科三年级-缑晴徽《花窗万象》(与刘童合作):
作品名称:《花窗万象》
创作理念:
江南棚户区的房屋建筑绝大多数是在二三十年前建造的。那个时期的房屋建筑大多以经济、适用为原则,所采用的建筑材料和建筑构件都具有价格低廉经久耐用的特点,水泥花窗的使用就是其特色之一。水泥花窗材料素朴,坚固耐用,其良好的通透性可以使室内外空气自然流通,很适宜用于南方湿热气候条件下的人居建筑。这种构件的缺点是,没有私密性且冬天不御寒,所以,随着居住条件的不断改善,现在的房屋建筑已很少再使用这种构件,甚至连建材市场都很难再觅其踪影。显然,水泥花窗是特定时期的房屋印记。
《花窗万象》这件作品的创作手法非常简单,直接采用废弃的水泥花窗和红砖构筑成一小体量“房屋”,外表看上去与棚户区的小型建筑并无二异。创作的构思点在于对水泥花窗的魔幻处理——前后相对的窗格内壁增设了镜子,因此产生了万花筒效果。当你带着窥视的欲望走到窗前想一探究竟时,带给你的却是超现实的景象。水泥花窗安置的高度尺寸,除了成人标准视线高度尺寸和儿童标准视线高度尺寸外,还有一个特别温馨的尺寸——猫和狗的视线高度尺寸,作品希望也兼顾它们的视觉感知。除了正常视角外,作品还设置了一个特定的角度,“观天”视角。《花窗万象》这件作品通过棱镜的反射效应,改变了人们对周遭的感知,世界因此而大不同,充满神秘万象。
作品创作:刘童、缑晴徽
作品材料:水泥窗、镜子、红砖
本科三年级-张成浩《井像》(与刘童合作):
作品名称:《井像》
创作理念:
我们日常生活的城市,除了建筑街景,还有我们看不见的地下网络,井盖是沟通地上地下的出入口,也是城市文化的印记。目前,由于井盖有明确的功能要求,所以其设计大多停留在程式化的处理上。《井象》这组作品的创作动机是为未来新城创作井盖。《井象》的创作元素是以表现目前棚户区的日常巷道街景为主,并标明了写生点的GPS 定位。当我们观察一面井盖时,总是采用俯视的角度,而《井象》的画面构图设定了一种“虫视”的角度,形成一种360?的观景效果。在未来的新城空间,井盖如一面“时空穿梭的镜子”,映射的是过去棚户区的景象。
本科三年级-华成《覆盖》:
作品名称:《覆盖》
开展方式:
将在这里收集的废弃抽屉像垒砖一样堆砌,外表覆盖上水泥,部分抽屉会露出来。
作品材料:
废弃抽屉、水泥、砖
创作理念:
抽屉装载着人们的生活物件,记载着人们的生活记忆,它们各具特色,千姿百态,也反映了各自家庭不同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是时代变迁的见证物。
随着江南棚户区的改造,老家具被丢弃,它们将随这里的土地一起被覆盖,与这里的记忆一起被尘封。
抽屉封存于柜子之中,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空间,支撑着柜子储物的空间,就像被墙皮覆盖的红砖一样,虽不暴露在外面邀功请赏,却支撑着墙壁屹立不倒。
我将在这里收集的每家每户的废弃抽屉垒砌在一起,外表覆盖水泥,就像红砖垒砌一面新墙一样,象征着新城的建设即将覆盖这里所存在的现状,希望以后人们看到作品中的老抽屉能够回忆起这里以前所存在的历史。
本科三年级-周璇《路灯与光》:
作品名称:路灯与光
创作理念:楚地多雨,旧城时日甚久,及至夜雨淋漓,低矮的棚户区就更显得单薄。行走在润湿的巷道内,穿行于水洼之间,夜色实在可怖。每当忐忑心悸,惟有几盏路灯以它微弱的光线平复我的慌乱。路灯的光仿佛下到心里的雨,温和而滋润。
不及月余,这段巷子就将消失,触动我的灯光也随之不见,伤心之外,我更想把这份感情带入新城,让旧城的路灯去润泽新城的人心。
作品形式:旧路灯上,以水为光。
作品材料:废旧路灯与喷泉循环系统。
实施计划:收集沅水右岸棚户区内已拆迁区域的路灯,去除老旧线路:在灯壳内部置入引水管道,在原来的灯泡位置安装喷泉喷头,围绕灯泡位置一周安装数个极小的灯泡;路灯下方圆形区域承接洒下的水,圆形的边缘向下引水并连接至水箱,水源循环利用。如示意图中位置安装路灯。
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公共艺术工作室
本科三年级 周璇
本科二年级-吴知声《留言墙》:
作品名称:《留言墙》
创作理念:
江南棚户区目前处于拆迁状态,现场到处是拆除的断壁残垣。以前棚户区的房子大多采用的是砖混结构,建筑废墟中红砖随处可见。青年艺术家吴知声认为,建筑墙体由单块的红砖砌成,墙体围合构成庇护空间,形成人们赖以栖息的家园。建设新城,除旧迎新,原有简易结构的建筑必须拆除 ,建筑墙体被瓦解,砖又回到个体的状态,最终,它们尘归尘土归土的消失无影踪。这种从个体到群体,群体复归个体的状态与像棚户区的历史宿命非常契合。最初,棚户区这块土地只是一片滩涂,接下来开始有渔民聚集,最终发展成城区。在新城建设之际,曾经的城区、聚落面临拆除、解散,这里的家庭、个体也会各奔东西,开始寻找他们新的栖息地。然而,无论最终各归于何处,棚户区始终会成为他们记忆中的家园。那么,是否有一种方式可以铭记这些过往的心声呢?对这一问题的思考构成了《留言墙》创作的出发点。
《留言墙》的创作方法是,首先在建筑废墟中收集单块的红砖,再与棚户区居民交流沟通,让他们在砖上写下自己的心愿,接着艺术家将这些心声铭刻在红砖上,最终,这些单块的砖头会在新城空间中垒砌成墙。一砖一人一户,构成新城的记忆之墙,这些心声、心愿将与城共存。《留言墙》也是一项持续的互动创作事件,该计划非常注重棚户区个体和家庭的参与,希望通过这一方式实现个体与群体、个体与城的链接。
事件发起人:吴知声
作品制作:吴知声
作品材质:拆迁废弃红砖
互动群体:湖南常德沅水右岸棚户区居民
本科二年级-刘童《漂流的地址》:
作品名称:《漂流的地址》
创作理念:
一座城的街巷名称标牌,一家一户的门牌标识,原本是作为定位识别空间之用。如果一栋房屋拆除了,一条巷道不见了,一座城消失了,那些标识和门牌也就失去了原有的功能,最终等待它们的命运是被遗弃。棚户区的拆迁现场到处散落着各种各样的信息标识牌,它们从不同的信息角度,标记着曾经的生活痕迹和巷道之间的相互联系。
江南棚户区最初是由一个渔民聚集地发展而来。当初,也许是有了第一艘船停泊在这片曾经的滩涂,然后才有了第二艘船的靠拢,接着越来越多的人来到了这里,形成了村,最终有了城。只有居住空间达到一定规模才需要空间标识信息,空间消失则信息无用。《漂流的地址》这件作品创作的表现手法是将遗弃的各类标识牌装订在一艘小渔船上。其创作主旨是,这里的历史由船开始,这些代表一家一户,一街一巷,被遗弃的标识牌最终回归漂泊的渔船,是其最好的归宿。
作品创作:刘童
作品材质:旧渔船、废弃门牌
本科二年级-何国威《废墟重建》:
作品名称:《漂流的地址》
创作理念:
一座城的街巷名称标牌,一家一户的门牌标识,原本是作为定位识别空间之用。如果一栋房屋拆除了,一条巷道不见了,一座城消失了,那些标识和门牌也就失去了原有的功能,最终等待它们的命运是被遗弃。棚户区的拆迁现场到处散落着各种各样的信息标识牌,它们从不同的信息角度,标记着曾经的生活痕迹和巷道之间的相互联系。
江南棚户区最初是由一个渔民聚集地发展而来。当初,也许是有了第一艘船停泊在这片曾经的滩涂,然后才有了第二艘船的靠拢,接着越来越多的人来到了这里,形成了村,最终有了城。只有居住空间达到一定规模才需要空间标识信息,空间消失则信息无用。《漂流的地址》这件作品创作的表现手法是将遗弃的各类标识牌装订在一艘小渔船上。其创作主旨是,这里的历史由船开始,这些代表一家一户,一街一巷,被遗弃的标识牌最终回归漂泊的渔船,是其最好的归宿。
作品创作:刘童
作品材质:旧渔船、废弃门牌
本科二年级-张一冉《老窗户新景》:
作品名称:《老窗新景》
创作理念:
《老窗新景》是为未来江南新城公共空间做的一件观景装置,采用的创作元素是棚户区老建筑上接卸下来的旧窗户。在棚户区拆迁的废墟中随处可见废弃的木门窗。这些木门窗虽然陈旧,但是油漆色彩依然明亮饱和,既便是在废墟中依然熠熠生辉,格外惹人注目。窗户不仅有采光通风的功能,同时也是联系室内外确保视线通畅的观景装置。《老窗新景》这件作品选用了五件尺寸相同的旧窗户,组合成一个立方体,将原本应该安装玻璃的窗格装上了镜子,这样窗户就可忠实的反映射周边的风景,当然,你还可看到自己。这件作品未来会安置在新城公共空间中,窗是老窗,但是,通过窗户观看到的却是新景象——那就是全新的江南城市新景。
作品创作:张一冉
作品材料:废弃窗户、镜子
本科二年级-杨龙斌《印记》:
作品名称:印记
创作理念:
被拆迁后的棚户区,只剩下片片大面积让人无所留恋的废墟。废墟的曾经,也是江南岸棚户区历史的一部分。我希望从这些废墟中残骸的本身出发,从它们自身的角色转变出发,去刻画这些废墟所承担的,棚户区这段特殊时段的“历史见证者”这样一个角色,记载这里正在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留下一个个简单而又特殊的印记。
开展方式:
许多已拆毁的房屋废墟中会有保留比较完整的柱状残骸,以这些柱状的残骸来作为创作的材料。
拍摄多组将要拆毁的房屋照片,概括房屋大的造型特征,收集该房屋拆毁后废墟中柱状的废墟残骸,尽可能完整地保留其原有的特征,将柱体的一个截面处理平整,在这个平面上进行篆刻,赋予这些柱体一个印章的角色。篆刻内容是这个状体原本所在房屋的外轮廓,然后将这一个个带有印记的柱体搭建起来。
本科二年级-梁家富《记忆树》:
我的新房子系列之记忆树
梁家富2017.4.18
创作理念:记忆是一棵树,每片叶子,每道脉络,都清晰的记录了过往的岁月,它就在那里,就在暮色苍茫的地平线上,它作为一棵树的轮廓已经向你显现出来,你以为离它很近,它的每一片叶子似乎都触手可及,但你看不见它的脉络,有时侯,叶子会自动飘到你的手里,你才会发现那一整棵记忆树的存在.
村里村外的树木成荫,房子低矮却树木繁茂,夏天傍晚,总能回忆起在自家院子里树底下吃饭乘凉打牌的情景,可是那些在大树底下曾经属于我们的时光却一去不复返了.
城市里的树脱离土地和森林的本质,承受飞尘以及浊气的侵凌,他们的根全都在乡下,被人为定居在城里,站立在被水泥凝固了的街旁,身上束缚着 麻绳,再也不能自由的生长,以一种被整形了的姿势,倾听着迷乱的喧嚣,树们彼此淡漠着神情,距离着生存 ,就像城里人找不准一种相互交谈的语言,各自守着各自的心事忙碌,树从此面临的是由高楼大厦构成的丛林,没有鸟语花香,只有车水马龙,如这里的人一般,重新构建的关系再也没有兄弟姐妹般的情感.
油画系2017年度教检优秀课程《抽象素描基础》
刘刚 王一
抽象素描基础
英文名称 Basics of Abstract Sketch?
油画系
专业必修
授课对象
第五工作室本科二、三年级\研究生一年级
本课程是抽象绘画造型能力的基础训练科目之一。通过介绍、分析现、当代艺术以来各个流派艺术大师的素描作品,从作品的造型、空间、媒介及形式入手,在学生进入工作室后拓宽学生对素描的理解和认识。运用素描的表现手段,通过阶段性的由具象向抽象的递进式基础训练过程,逐渐培养学生转变先前惯性的造型观察方式,重视从画面本身的空间、透视和结构等视觉本体构造入手,进行抽象素描基础的转化训练。并尝试运用多重媒介特质突显工具、材质语言的表现功能,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抽象造型基础规律的初步认识。
课程以短期、中期作业为主,引导学生从空间中特定的静物写生入手,配合经典范例分析,在写生中逐步从观察方式、素描构成要素和造型语言表现规律等方面进行由具象向抽象转换的针对性训练,同时对光影、透视、结构、体积、空间和质感等多重因素进行解析、转化和重构,注重以科学的方式认识掌握抽象素描造型基础规律,并强调在抽象转换表达中的感受和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