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原名中央美术学院陈列馆)地处北京王府井金街重要地段--校尉胡同5号中央美术学院旧址,是中央美术学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始建于1953年,由我国著名建筑设计师、清华大学教授张开济设计,建筑面积1680平方米,中西合璧、特点突出。建筑正面上方镶有中央美术学院十几位著名艺术家集体创作的、反映中央美术学院建院初期所设专业科目内容的浮雕壁画,侧面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美术教育发展的状况。同时,建筑侧面还镶有大面积装饰图案,是北京城难得的保存完好的艺术建筑之一,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建造的第一所专业美术展览馆。
自建馆以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一直是我国美术教育事业最重要的基地之一,是学生和广大美术爱好者的第二课堂。著名画家董希文、罗工柳、孙滋溪等教授先后担任过馆长。在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历程中,美术馆在学院教学、研究、展览展示、国际国内艺术交流及艺术品收藏等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多年来举办各种展览、艺术活动千余次,其中每年举办的中央美术学院毕业生优秀作品展是一代代优秀艺术家成名之初的起步圣地,与国外艺术院校的交流活动又是反映国际美术教育信息的一个窗口。
1998年,在国际国内艺术活动大发展的背景下,随着展馆功能的扩展以及艺术交流活动的日益增加,学院正式将"陈列馆"更名为"美术馆"。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自成立之初就十分重视对艺术品的收藏,藏品涉及古今,兼顾中西,涵盖了美术的各个领域,体现着各个艺术类别与众不同的风格样式。
该馆现已收藏各类美术作品1.3万余件,包括清代以前及近现代艺术大师、当代著名美术家的代表作品和建院以来历届学生的优秀作品,国内外艺术家本人及家属、国外政府、团体捐赠的美术作品,以及由我国政府和其他文化机构转交来的国外艺术品。收藏的品类有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以及年画、织绣、少数民族服饰和用具等民间美术品,还有一批青铜、陶瓷、雕刻工艺品及铭刻拓片等中国古代文物。1995年,美术馆由北京市文物事业管理局核发登记注册为北京市博物馆之一。
此外,该馆的藏品中包括十分珍贵的欧洲油画原作,如库尔贝的《戴珍珠项链的少女像》,还有许多由我国油画家在国外著名博物馆内精心摹绘的具有相当研究价值的西洋名作临本,早年留学国外艺术家的创作及中国当代著名油画家的作品。这些作品反映了从油画传入我国时直至当前每一个阶段的发展历程。
在中国古代书画收藏方面,有周之冕、朱耷、虚谷、黄慎、董其昌、袁江、任颐、吴昌硕等历代大家的多种绘画原作,其中大约100幅的中国古代名家书画已载入国家《中国古代书画目录》,部分作品被收入《中国美术全集》。除了在古代书画收藏上的成就之外,该馆还收藏了20世纪我国著名国画大师齐白石、张大千、黄宾虹、林风眠、吴作人、李苦禅、李可染、黄秋园等名家的作品以及当代部分著名中国画家的作品。
另外,木刻、铜版、石版等形式风格多样的版画作品,美术馆收藏也相当丰富,展现了版画艺术在我国的兴起和蓬勃发展;当代著名画家董希文、叶浅予、刘凌沧、萧淑芳、张仃等临摹的涵括敦煌、永乐宫、麦积山等石窟寺庙壁画的摹本以及部分美院早期学生所临的壁画也在收藏之列。
对历届毕业生优秀作品的收藏是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不同于其他博物馆的特色之一。收藏的每届毕业生优秀作品反映了各个时期美院美术教育的水平和特点,他们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强烈的时代气息,可称之为新中国美术的一部编年史。
为使馆藏的优秀美术作品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教育,美术馆还对藏品分门别类进行长期和短期陈列,如中国古代绘画陈列、老教授捐赠作品陈列、历届学生优秀作品陈列等。同时每年举办的数十次各种类型的美术展览中,包括学院教师、学生作品展览,院内外画家专题展览,国内外美术交流展览等,吸引了许多国内外的艺术家及美术爱好者前来。
中央美术学院新建美术馆位于北京朝阳花家地新校院内,始建于2006年,由国际著名建筑大师矶崎新设计,占地3546平方米,建筑面积14777平方米,为地下2层,地上4层建筑。馆内包括藏品库、固定展厅、临时展厅,另设有报告厅、会议室、拆装仓库、咖啡厅、商店等完善的服务设施。
新建美术馆藏品库房1120平方米,采用国际最新信息技术和数字化管理,在软硬件方面均达到国际水准;展览、陈列面积4051平方米,展厅顶高最高约11米,顶棚为玻璃天窗,适合架上绘画、现代设计、多媒体及装置等多类型展览;同时可容纳400人的学术报告厅和90人的会议室更是为展览的举办提供了良好的配套设施。
随着新馆的建成使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将在国家和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加速提高馆藏水平、服务水平、科研水平和自动化管理水平,向公众开放一个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审美领域,向世界呈现一个辉煌的文化艺术殿堂。
美术馆 唐斌/文